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秋韵枫斓

秋气堪悲未必然,轻寒正是可人天。绿池落尽红蕖却,荷叶犹开最小钱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@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。”@“不求好句,只求好意。”@“文章以华采为末,而以体用为本。”@“以平常之语道出不平常之意。”@“文以辨洁为能,不以繁缛为巧,事以明核为美,不以深隐为奇。”@“文章当从三易:易见事,一也,易识字,二也,易读诵,三也。”@“诗不可无为而作。试看古人好诗,岂有无为而作者?无为而作者,必不是好诗。 ”@“作诗有四法:起要平直,承要舂容,转要变化,合要渊永。”@“诗之外有事,诗之中有人”@“文章不难于巧而难于拙,不难于曲而难于直,不难于细而难于粗,不难于华而难于质(质朴)。”

【转】填 词  

2014-11-28 13:03:55|  分类: 写诗填词论述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填词是指人们依照音乐或格律,填写能依声诵唱的词。由于“词”在古今有所不同,因此“填词”亦可以按所填的“词”是古或今而分类。但不论是哪种词,填词都是依声填写字句的文学创作。

词目

填词

拼音

tián cí

详细解释

1. 作词。唐 宋 人作词,初无定式,多自己谱曲,亦可改动旧调创制新调。后人作词,须按照已有词牌之字句定额、声韵安排等格式,故称填词。 宋阮阅《诗话总龟后集》卷三二引《艺苑》:“当时有荐其才者,上曰:‘得非填词 柳三变 乎?’曰:‘然。’上曰:‘且去填词!’” 清龚自珍《金明池》词:“按拍填词,拈箫谱字,白日销磨无绪。”郁达夫《题刘大杰诗词稿后》诗:“立志勉追刘禹锡,填词漫学贺方回。”

2. 元 明 以来曲剧,亦须按曲牌选用字词,进行创作,故亦称填词。 作词初称为“曲子词”,了解音乐的词人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,称为填词或倚声。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结构》:“高则诚王实甫诸人, 元 之名士也,舍填词一无表见。使两人不撰《西厢》《琵琶》,则沿至今日,谁复知其姓字?” 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结构》:“前人呼制曲为‘填词’。填者,‘布’也,犹棋枰之中,画有定格,见一格布一子,止有黑白之分,从无出入之弊。”

3.现代的填写歌词,是在选定好歌曲后,依照歌曲来选字用韵,把字填进歌曲中。不同的是,今人创作大量乐曲,每首乐曲有自己的旋律,形成了与其他乐曲不同的格式。

起源

词是形成于唐而盛于宋的一种新型格律诗。早先的词大都合乐歌唱,所以唐五代多称为“曲”“杂曲”“曲子词”等,自宋以后称词也叫“乐章”“乐府”“诗余”“长短句”等。

词的格律

词的格律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:

1.定段,定句,定言。

定段是指每首词由一段、两段或三段等构成的。

定句是指每首词是由几句组成的。

定言是指每句由几言或几个字组成。

2.平仄,在整首词中,每个字的平仄都有具体规定且落实到每个字。

3.对仗,绝大部分词不要求对仗,不要求对仗的地方可对可不对,但少量的词有些地方是要求对仗的。要求对仗的地方必须对仗。如《踏莎行》《鹊桥仙》每阕的首二句;《满江红》中间的七言句;《沁园春》中间的四言句等是要求对仗的。

4.押韵,词的韵比诗的韵要宽。诗韵中《佩文韵府》中共106部,其中平韵,上平、下平各15部,计三十部。而词韵中《词林正韵》共十九部。诗韵只可押平韵。词韵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,也可换韵。

5.章法,以句号为单位,句号内承接,句号间递转。一个句号相当于格律诗一联。

6.叠字,叠句,叠韵,有一部分词在一定位置有叠字、叠韵、叠句的要求。如《如梦令》等。

7.词句要合平仄,词的字数基本上用的是律句。除了五字句、七字句外,三字、四字、六字也多为律句。关于这点,王力先生有过精当分析,他说三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,四字句可认为七言律句的前四字,六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。如《生查子》完全由五言律句构成,与格律诗所不同的是押仄韵。再如《浣溪沙》,则完全由七言律句构成的,而且也押平韵。所不同的是只比律诗少两句。而有些词是由五言律句与七言律句合成的,如《卜算子》上下阙各三句五言句,一句七言句。

体式

人们按曲谱来写词叫填词。按字数的多少,词可分为小令(58字)、中调(59-90字)、长调(91字以上)。一首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调,两段的叫双调(分上、下阕),三段、四段的叫三叠、四叠。以双调最为常见。但也有人提出此分法不甚科学,如词中称“令”者不一定都是58字以内,如《百字令》是一百字。再如《临江仙》《七娘子》二词既有58字体也有60字体的,这就难以将其划入小令或是中调。

调式

词调最早来源于民间曲调,包括爱情歌曲、劳动歌、祀神曲等。词调是指词的腔调中国古乐中共有84宫调,而唐宋词所用只有28个宫调。唐宋时,词与曲结合。以节奏的缓急区分乐曲。节奏舒而缓者称为慢调,简称“慢”。慢曲与急曲相比,声调长了。因此慢词的字数、句数就随之增加了。如字数最少的《卜算子慢》也有89个字,而《卜算子》仅44个字。

慢调与前面提到的长调共同处是字数较多,区别长调是依词的长短而分,而慢调是依曲的急缓而别的。“慢,令,引,近”是词的四种调式。“慢”即慢曲,每片8拍。令为令曲,小令每片4拍。“引”和“近”每片6拍。词的调式变化还可体现“转调”上,方式有“偷声”“增字”“减字”“摊破”等。

(1). “令”,最初某个词牌加称为“令”,似与行酒令有关,其格式并无变化。如《浪淘沙》又称《浪淘沙令》;《调笑》又称《调笑令》等。后来,一般把字少调短、节拍较促的词称为“令词”,如《十六字令《三台令》(24字)等。个别的长调也称令。

(2).“引”和“近”,这两个字都有引长、扩充的意思。近词又叫“近拍”。引词和近词,一般比原词较长,节奏较慢。如:《千秋岁》71字,《千秋岁引》则为82字;《诉衷情》45字, 《诉衷情近》则为75字。

(3).“慢”,即“慢曲子”的简称,指唱起来节拍较慢。慢词的字数一般比原调的字数多得多。如双调《浪淘沙》54字,《淘沙慢浪》扩为三叠,132字;《雨中花》50字,《雨中花慢》则是100字。

(4).“摊破”,即“摊开”“裂开”的意思。为了适应乐曲节拍变动的需要,有时词人对原调的字数有所增加,或破一句为两句,随之,在结构和用韵上也可能有所变动,因而形成别体。如:晏殊《浣溪沙》:

一曲新词酒一杯,“去年”天气旧亭台。夕阳西下几时回?

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。小园香径独徘徊。

唐·无名氏《摊破浣溪沙》 :

五里滩头风欲平,张帆举棹觉船轻。柔橹不施停却棹,是船行。 满眼风波多闪灼,看山恰似走来迎,仔细看山山不动,是船行。

无名氏的词,上、下片各增3字(摊),韵脚也移动了(破)。这就是“摊破”。

(5)“促拍”,是由增字而形成的词调别体。增字,使得两个韵脚之间距离较远了,节拍变得松散,有必要促节短拍加以调节,因此,这类词调便称为“促拍调”。例如辛弃疾《丑奴儿》
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 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,却道“天凉好个秋”。

朱敦儒《促拍丑奴儿》:

清露湿幽香,想瑶台,无语凄凉。飘然欲去,依然是梦,云度银潢。

又是天风吹淡月,佩丁东,携手西厢。泠泠玉盘,沉沉素瑟,舞遍《霓裳》。

此调亦名《采桑子》,同调。正体的上下片各4句3韵,而“促拍”体两片各6句3韵,第二、三韵之间隔了3句,共12字,当然演唱时有促节短拍的必要了。

(6).“减字”指减少原调的字数,又改变句式和用韵而另外形成的词调。例如,欧阳修木兰花》:

别后不知君远近,触目凄凉多少闷!渐行渐远渐无书,水阔鱼沉何处问?

夜声风竹敲新韵,万叶千声皆是恨。故欹单枕梦中寻,梦又不成灯已烬。

朱敦儒 《减字木兰花》

刘郎已老,不管桃花依旧笑。要听琵琶,重院莺啼觅谢家。 曲终人醉,多似浔阳江上泪。万里东风,国破山河落照红。

减字”调共减了12个字,又换了韵;而原调是不换韵的。

(7).“偷声”也是一种由于减字并改变原调句式而另成的词调,与“减字”调基本相同。不过,它侧重于用韵的变动。例如北宋张先的《偷声木兰花》:

画桥浅映横塘路,流水滔滔春共去。目送斜晖,燕子双高蝶对飞。 风花将尽持杯送,往事只成清夜梦。莫更登楼,坐想行思已是愁。

与原调(见上)对照,可以看出这个“偷声”调“偷掉”了6个字,同时用韵也由仄改成平

(8).“转调”对原调增字破句并变换宫调所形成的另一种词调。例如姜夔《踏莎行》:

燕燕轻盈,莺莺娇软,分明又向华胥见。夜长争得薄情知?春初早被相思染。

别后书辞,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。淮南皓月冷千山,冥冥归去无人管。

南宋·赵彦端《转调踏莎行》:

宿雨才收,余寒尚力。牡丹将绽也、近寒食。人间好景、算仙家也惜。因循尽扫断、蓬莱迹。

旧日天涯,如今咫尺。一月五番价、共欢集。些儿寿酒、且莫留半滴。一百二十个、好生日。

两调的4个4字句保持不变,原调的6个7字句,“转调”后分别变为8字句和9字句,而且多指用2韵。

(9).“添字”对原调某些句子增加字数,但不破句,这样形成的另一词调,叫“添字”调。如李清照的《添字丑奴儿》:

窗前谁种芭蕉树?阴满中庭,叶叶心心,舒卷有余情。

伤心枕上三更雨,点滴霖霪,愁损北人,不惯起来听。

这是对原调《丑奴儿》上、下片末句7字各增2字,然后分割为4字的和5字的2句,而形成别体。

总而言之,摊破、促拍、减字偷声、转调、增字等词调,都是曲子词在演唱时,因乐曲节拍的变化而派生形成的,是产生“同调多体”情况的主要方面。

转调以后的词在字数、句法、用韵等方面均有变化。如《踏莎行》本为58字,《转调踏莎行》则变成65字了。《转调满庭芳》由押平韵部分转押仄韵。《减字木兰花》在上下片第一、三句中各减三字,且平仄互换,每片两平韵两仄韵

自度曲

自度曲亦称自度腔,有的人由于精通乐理,往往不依已有的词牌填词而是自己创作曲调去填词,这种由自己创作的词调叫自度曲。如姜夔、柳永、周邦颜等都写过不少自度曲。但我们有些朋友既选择了词牌去填词而又不守规则,那么你所写的既不是词又不能称自度曲,只能说四不象了。

流派

按作家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词题材广泛,内容丰富,气象宏大,意境雄浑,抒发豪情壮志,代表作家有苏轼、辛弃疾、陆游等;婉约派词多抒情,婉转缠绵细腻,语言含蓄,题材狭窄,多写个人遭遇或男女恋情,代表作家有柳永、李清照、姜夔等。

词牌

词牌是指填词时所用的曲调名。有的词牌除正名之外还有异名,也有同名异调,一名数体,数格的。但不论何名,每个词牌均应遵循“篇有定句,句有定字,字有定声”的规则。填词时应备有工具书——词谱韵书去填。词谱可参照康熙的《钦定词谱》或舒梦兰《白香词谱》。韵书可参照《词林正韵》。当代龙榆生先生编的《唐宋词格律》,王力先生著的《诗词格律概要》,以及上海古藉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华韵典》等也都是很好的参考书。可以供填词者参照使用 。

词牌的命定,当然各有出处来历。只是有些至今还未弄清楚。就已经了解的来说,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。

1. 沿用诗歌的旧题。如《渔歌子》本人渔人歌之题;《巫山一段云》本为写神女故事之歌题;《竹枝词》、《杨柳青》等都是早有的民歌旧题,沿用下来就作为词牌

2. 摘引名句的几个字。如《西江月》,因李白有“只今惟有西江月,曾照吴王宫里人”之句而得名;《忆江南》白居易能不忆江南”之句而得名;《青玉案》,因张衡《四愁诗》里有“美人赠我锦绣缎,何以报之青玉案”之句而得名;《如梦令》因李存勖《忆仙姿》一词中有“如梦、如梦”之句而得名。

3. 按照字数的多少。如《十六字令》、《百字令》等。又有三字令一调,是每句三字,上、下片各八句,押平韵。

4. 采用人名或地名。如《祝英台近》,由梁祝故事中主人公之一而得名;《沁园春》由东汉沁水园公主而得名;《念奴娇》,由唐天宝年间宫女念奴而得名。

5. 取最初所赋的对象。如《临江仙》初赋水媛江妃《天仙子》初赋天台仙子;《河渎神》初赋词庙;《思越人》初赋西子《女冠子》初赋女道士等。

6. 词人自己命定。凡自度曲,当然都是作者定词牌的,如姜夔《暗香》《疏影》《扬州慢》等。

词的段式

词的段式也就是词的分段方式。分为两段的词,上段叫上片或上阕,下段叫下片或下阕。这种双调的词每段叫“片”或“阕”,而分为三、四段的词称“叠”,三段的叫“三叠”,四段的叫“四叠”。例如:《宝鼎观》就是三叠。

单词也称单片,全首不分段,多为小令。如《十六字令》《渔歌子》等。

双调本是宫调的名称,但在词牌中非宫调。双调中上下片字数、句式平仄和用韵有一样的,也有不一样的。如《菩萨蛮》上下片句式与字数与用韵均不同。而《一剪梅》则上下片字数、句式、平仄及用韵都相同。

三叠、四叠是词体格式的一种,就是分为三段或四段的词。如分三段的《兰陵王》等。

词的句式

词在韵脚处要押韵。写诗要依“平水韵”,但词的用韵较诗宽。诗韵用的《佩文诗韵》共106部,而词韵用的《词林正韵》才19部。其中“平,上,去”声14部,入声5部。在词韵中,上声去声可以通押。我认为,今人填词不仅上声去声可通押,除“入派平”外,其余入声字均可并到仄声中用,因为在格律诗中,入声都是可当仄声用的。另外还有一点尚需注意的是,有的词牌标明宜用“入声”字的,如《满江红》《贺新郎》等都要尽量用“入声”字去填。

词的格律整个体系中,“字有定句”是题中应有之义。每只词牌都是由若干长短不一的句子按照不同平仄要求组合而成的,是有序的约定俗成的不该随意移易的,了解并掌握词的句式组合规律因而也是填词的一项基本功。一首词中有不同字数不同平仄的多种句式,大体分律句和非律句两类。律句的平仄格式和近体诗的句式相同,两字为一个节奏点,平平仄仄两相交替,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,还须注意避免孤平与下三连。这种律句格式在词中占了极大多数。非律句格式则属词的特殊句式,构成情况较为多样,复杂,这也正是需要着重予以举例解说的。

例解:

一字句】 一字句词牌不多,有平声仄声两式。平声的如“天。休使圆蟾照客眠。人何在?桂影婵娟”(蔡伸十六字令》)中的天就是一字句。仄声的如陆游《钗头凤》上下阕结句的“错!错!错”和“莫!莫!莫”各三个独词句也是一字句。这两种情况的一字句一般总是入韵的。

【二字句】 二字句词中也不多见,可它多是入韵的。常见的有“平仄”“平平”两式。前者如“知否?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”(李清照《如梦令》)等。后者如“千古兴亡多少事,悠悠,不尽长江滚滚流”(辛弃疾《南乡子》)等。

【三字句】 三字句往往截取律句后三字用“上二下一”或“上一下二”的格式组合而成。上二下一式如“桃花 落,闲池 阁”(陆游《钗头凤》)。上一下二式如“山 远近,路横斜”(辛弃疾《鹧鸪天》)等。

【四字句】 四字句式词中使用较多,一样分为律句非律句两类。律句有“仄仄平平”“平平仄仄”二式,首字均可平仄不拘。如“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”(苏轼《念奴娇》)。非律句主要有“平平平仄”“仄平平仄”“仄仄平仄”“平仄平仄”四式,其共同点是第三字必平,第四字必仄,这是规则,不可移易。平平平仄式如“寒蝉凄切”“兰舟催发”(柳永《雨零铃》);仄平平仄式如前调“对长亭晚”“晓风残月”;仄仄平仄式如前调“骤雨初歇”;平仄平仄式如“悲恨相续”(王安石《桂枝香》)等等。

五字句】 五字句多为律句,同近体诗。非律句通常见到的有“平仄仄平仄”和“仄平平平仄”:前者如“烟柳断肠处”(辛弃疾《摸鱼儿》);后者如“望秦关何处 ”(陆游《谢池春》)等。

【六字句】 六字句仍可分为律句非律句两式。律句式为“仄仄平平仄仄”、“平平仄仄平平”二式,前式第一字、后式第一三字可平可仄。如“百啭无人能解,因风飞过蔷薇”(黄庭坚《清平乐》)。六字非律句与四字非律句组合情况基本相同,即句子的最后两字为“平仄”。如“千古风流人物”(平仄)“樯撸灰飞烟灭”(平仄)(苏轼《念奴娇》)。这方面的实例举不胜举,只要多读些词牌多进行创作是会逐步了然的。

【七字句】 七字句以律句为常,格律同近体诗。如《浣溪沙》六句七言句子通常就是七言律句。七言非律句的格式较多,尤其是一些特殊句式难以概括分类,只有参照词牌的约定做个案处理.

用韵换韵

填词时用韵共三种,一种是用平韵,一种是用仄韵(含入声),再一种就是换韵。词的押韵要求与格律诗的押韵要求有许多不同地方。词押韵形式较多,词押韵可平可仄,可句句押也可几句一押,可以一韵到底,也可以中途换韵。总体来讲有以下几点:

A.可平可仄。押平声的如《忆江南》《一剪梅》《江城子》等。押仄声的《渔家傲》卜算子》等。

B.可疏可密。密的可句句押韵,如《忆王孙》长相思》《一剪梅》等。小令一般押韵较密,风格鲜明。疏的可几句一押,如《念奴娇》《青玉案》《声声慢》等。用韵疏的一般为中长调,风格沉郁。

C.可以一韵到底,也可中途换韵。一韵到底的如《一剪梅》《蝶恋花》《青玉案》等。在词中,一韵到底的占大多数,在词中换韵形式主要有:

a.阕内换韵:如《钗头凤》在阕内一种仄韵换成另一仄韵,两阕换法一致,整首诗共用两个韵。

b.阕间换韵:如《清平声》仄换平,一阕一韵,整首诗两个韵,上阕为仄,下阙为平。

c.阕内阕间都换韵:既阕内换韵,两阕各换各的,全首诗共四个韵。如《菩萨蛮》上阕仄换平,下阕另外的仄韵换成另外的平韵。《虞美人》也是这种形式。

d.平仄交错:在阕内平,仄韵交错使用,如《相见欢》《调笑令《定风波》等。

e.平仄通押:如《西江月》《渡江云》等。

D.词有叠韵:在词中,有的地方有使用叠韵、叠句或部分叠句的要求,如《调笑令》《钗头凤》《章台柳》等。还有的如《采桑子》《一剪梅》中的四言句可叠,可不叠。

E.有入声韵:有的词常单押入声韵,如《忆秦娥》《满江红》《念奴娇》《雨霖铃

换韵又称换部,也叫“平仄转换格”。在填这类词牌时,一般先用仄韵,再用平韵。而且平声韵必须与仄声韵不同部才行。有的初学者在填这类词牌时往往忽略这点。如这类词牌有《清平乐》《调笑令》《菩萨蛮》《虞美人》等。

换韵后又回到原来韵部上,也叫“平仄错叶格”。这种换韵方式为先用平声韵,然后换到所用平声部以外的仄韵部上,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平声韵上。这类词写起来难度稍大,但写得好了,能收到独特的效果。这类词牌《诉衷情》《定风波》《相见欢》等。

概念

中国古代的“词”,通称为宋词宋词有不少词牌,所谓“词牌”就即是词的曲调之名称。词人在选定词牌后,就得严格依照词牌规定的字数、平仄、押韵等格律,来选字用韵,把字填进词调中。古人填写元曲的方法,亦与填写宋词很相似,都是拣选曲令,然后依曲调填字。

宋词的平仄、用韵,为《广韵》系统,实际上则可依照《词林正韵》。元曲的用韵则变化很大,可依照《中原音韵》。

在一般人的习惯中,创作古代词体的作家,称为词人

赏析

例一[1]

侯馆梅残,溪桥柳细,草薰风暖摇征辔。

离愁渐远渐无穷,迢迢不断如春水。

寸寸柔肠,盈盈粉泪,楼高莫近危栏倚。

平芜尽处是春山,行人更在春山外。

--欧阳修

例二

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,桃源望断无寻处。

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

驿寄梅花鱼传尺素,砌成此恨无重数。

郴江幸自绕郴山,为谁流下潇湘去。

--秦 观(郴州旅舍

例三

杨柳回塘,鸳鸯别浦,绿萍涨断莲舟路。

断无峰蝶慕幽香,红衣脱尽芳心苦。

返照迎潮,行云带雨,依依似与骚人语。

当年不肯嫁春风,无端却被秋风误。

--贺 铸

例四

燕燕轻盈,莺莺娇(左车右西大),分明又向华胥见。

"夜长争得薄情知?春初早被相思染。"

别后书辞,别时针线,离魂暗逐郎行远。

淮南皓月冷千山,冥冥归去无人管。

--姜 夔(自沔东来,丁未元日至金陵,江上感梦而作)

现代仿古词:

忆少年

淡香轻粉,无故招得,蜂蝶相和。遍看万簇芳,知为谁开落。

一夜春风逍遥过,便赚取,桃花颜色。谁道不多情,更是薄情客!

——司马刀

填词与写诗一样,也和其它文学作品创作一个道理。都要意在笔先,情在笔先。那种“无病呻吟故弄玄虚,生拼硬凑”出来的作品,给人看了,味同嚼蜡。不同的词谱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及表现力,那么,有了意境与灵感时,填词首先要选择哪类词谱呢?要选择符合自己表达内容的词谱。这样能使填出的词得以完美表达,否则将很生硬,让人看了不舒服。因此,填词时在选择词谱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,具体方法有两种:

<一>.根据词体艺术风格及表现力选择

过去选择词谱也叫“择腔”,也就是用什么曲调表达什么样的情调及情感。《二泉映月》表达是忧愁、悲切;《喜洋洋》表达的是欢快、喜悦。词的曲调失传后,音乐没了,但对词体的影响仍存在。如《满江红》适合于描写壮志,情感非常悲壮;《长相思》《忆江南》适于怀旧;《踏莎行》适于描写雅情。反之,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。

另外,有些词牌的艺术特色也可从词的名称上有所了解,有许多词牌本身就反应了一些词的特色。如《蝶恋花》点绛唇《鹊桥仙》适于描写感情,《南乡子》破阵子《渔家傲》适于描写事业,假如用《破阵子》描写婚姻,《长相思》描写战争显然是不合适的。

<二>.根据灵感节奏与结构选择

这是一种切实而实用的方法,易于操作。假如你的灵感是“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”这种结句结构,那么其节奏既为“3,5,3”式。在词谱查可填《满江红》,正好它的结句结构为“3,5,3”式。假如灵感为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”这种结句结构为“7,4”式,查词谱正好为《浪淘沙》,那么就可以依此谱填词。

六、七十年代,有些流行曲的歌词是先填好,然后才赋予旋律,广义来说,也算是填词的一种。

现代的填写歌词,亦是在选定好歌曲后,依照歌曲来选字用韵,把字填进歌曲中。不同的是,今人创作大量乐曲,每首乐曲有自己的旋律,形成了与其他乐曲不同的格式。这情况并不像中国宋人般,只有数百首流行的词牌,然后就给不同的词人共用。现代人即使也常有一曲多词的情况,但可供填词的乐曲,数量比以往大得多。

此外,现代的填词,亦会因应语言不用,而有不同要求。最明显的例子是“协音”(粤语称作“啱音”)问题。像英语法语等语文,填词时并无声调限制;中国普通话日语等,虽然该语言本身有以声调区分词语的情况,但由于声调不多,填词时只需略为注意是否顺口和会否产生误会,而毋需完全协音

但像粤语这样的多声调语言,共有九个声调,日常说话时,它的声调之抑扬性、顿错性足以构成误会,而本身声调的数量和变化,亦足以趋近音乐之高低,因此填词时便要完全协音,即把字词的实际发音,与歌曲旋律的高低音相配,俨如创作宋词时,须依照声调来填写。只不过是古人使用当时的发音,今人使用现在的发音。

另一个例子是“押韵”。许多语言的歌词创作,都要求押韵。但如日语,由于本身的发音中,每个字的结尾必然是“a、i、u、e、o”五个元音或“n”鼻音,即是大多是响亮的结尾,因此无须押韵

在一般人的习惯中,创作现代歌词的作家,称为填词人。现代人填词,亦可按不同的工作岗位,职业或业余,及从事什么歌词的创作来分类。

自主填词

指填写非商业作品的填词人。当中又可根据不同的创作文化界别、文化习惯来分类:

改编

简称“改编词人”,指一般以当地商业流行曲进行旧曲新词创作的自主填词人。常见的内容主要为爱情搞笑讽刺恶搞等。例如出产时事讽刺歌词的“音公馆”的林子扬一毫子

同人词

简称“同人词人”,指一般与动漫文化、同人文化界别相关的自主填词人。最常见的同人词作品,是以该套动画的外语原曲,填进与原动画相关的本地语言歌词,例如在《晓之车》条目中所列出的同人创作。有时也会借用别的歌曲来填写与动漫文化相关的歌词。

过去曾有语文老师强调,宋词或歌词的创作,应称为“填词”而非“作词”,因为他们的创作,是依曲“填”字的。但当时的学者都指出,依曲填写也是一种创作,因此称为“作词”是没有问题的。

此外,词作中也有些是先写词后谱曲的作品。如《满江红》,据说是岳飞先词后曲之作。而许冠杰《铁塔凌云》,亦是先由许冠文写下歌词,再后来谱上曲的。可见进行词的创作,未必一定是“填”词。词评人黄志华在其著作《粤语歌词创作谈》中,亦花了一章来探讨先词后曲。

然而,在一般场合中,“填词”和“作词”被视为同义词,不论是依曲填字,还是先词后曲,都统称为“填词”或“作词”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21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